教育是一种人工服务发表时间:2022-01-15 17:01 佰联学校认为,教育是一种人工服务,疫情肆虐全球,互联网大厂996、加班猝死、35岁被卸磨杀驴的问题层出不穷,宇宙的尽头是公考,教育碰到人工智能,大研博都不愿在海里扑腾了。 浩浩荡荡的公考大军让培训机构火了起来,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并通过资格审查的总人数为212.3万人,首次突破200万大关,同比增长了近35%。 顶着北京大学光环的中公教育所向披靡,考不过就退钱,协议班,理享学,成了摇钱树,股价从最初的6元,暴涨涨到43元,老对手华图和粉笔一败涂地,新东方和好未来不值一提,中公教育傲视群雄。 浩气冲天贯斗牛,英雄事业未曾酬,中公教育要有一座综合素质教育大楼,在这里,零到八十岁的人,不分年龄、不分层次,都能找到自己想学的东西。 有钱了就要显摆,李永新一出手,就给北京大学捐了10亿元,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在,中公教育因涉嫌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教育是一种人工服务,1999年,李永新以90年代十佳大学生代表的身份从北大毕业,在央视《东方时空》里宣告自主创业,2001年,李永新进入公考培训领域。 2005年,李永新采取代理商加盟,由中公总部出课程、师资和教材,代理商负责招生,双方分利,由于总部管控不力,代理商纠纷不断,李永新让代理商加入直营体系。 体察用户需求的直营,可以快速打通资源,直营网点爆发式增长,2007年,李永新在直营网点浙江分校开设协议班,学员报名时,以不过退款为前提,预缴2万元到5万元的报名费。 协议班不仅为中公带来比同行更高的议价能力,更让中公教育打响了招牌,吸引大量消费者和预收款,充盈了中公教育的现金流,意味着中公教育财大气粗更牛了。 教育是一种人工服务,协议班以抵消减免的方式,引导学生报考其他培训项目,公考不过,再考研考博,再学IT技术,来个二次转化,协议班退费难上加难。 讲故事,上市圈钱,屡试不爽,华图蠢蠢欲动,从2012年筹备上市,屡次遭遇滑铁卢,2018年底中公教育借壳亚夏汽车上市,成为A股里职业教育第一股。 亚夏汽车与中公签订对赌协议,中公教育需要在2018-202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得低于9.3亿元、13亿元、16.5亿元。 中公教育推出理享学,是个金融公司的在线助贷平台,学员可以选择指定协议班免费上课,学费由中公垫付,后期考上还款无需支付利息,未考上也由中公教育偿还贷款。 中公教育以学生的名义向第三方机构办理贷款,直接打到中公教育的账户上,风险一下子就嫁给学员,中公教育诱导贷款,拖延还款,引来学员的大量投诉。 学员未能上岸,贷款该由中公还,临近到期,中公就是不还,让学员再申请一笔贷款来偿还之前的欠债,学员在未上课的情况下提出终止服务,解除网贷条款,中公教育就是不愿退回前期付款。 理享学是中公教育与吉安市井开区理享学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合作项目,中公教育的学员要办理公司贴息培训贷款,只能通过理享学申请,理享学只接收中公教育学员提交的贷款申请。 1、2018年,上市后的第一次分红,中公教育就掏空了公司的现金家底; 2、2019年的第二次分红,又吃掉了当年净利的82.02%,两次合计28.99亿元。 教育是一种人工服务,中公教育就像联想集团一样,明明高负债,却大肆分红,公司控股股东鲁中芳、李永新母子合计持股比例为59.71%,大头分红全部流向了实控人的口袋。 随着学霸君、优胜教育等多家机构爆雷,预付费模式饱受诟病,北京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警示,点名中公教育,深交所再次向中公教育发函,聚焦公司协议班、理享学、培训贷等问题。 老对手华图、粉笔教育紧追不舍,新对手层出不穷,新东方投资了公考培训机构导氮教育;高途上线了新版APP,覆盖了语言培训、大学生考试、财经、公考、教资等多类型职业教育业务。 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信息时代,公考培训中的名师效应越来越小,深陷立案调查旋涡里的中公教育,股价暴跌,市值还有400多亿。 问题是,很多所谓的名师大多出现在各种公开网课中,想单独跟着名师去上课很难,而线下上课的老师,更像是内容搬运工,只知道照本宣科,学员们花钱打水漂。 名师受邀做讲座和研发押题工作,大部分中公老师是流动作业,东一头西一头到处乱跑,哪个地方有考试就往哪里去,教学点常驻的都是不会教学的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 名师只是个用来显摆的噱头,为千千万万学生服务的还是大众化团队,二本、硕士或者师范专业的都可以当讲师,荒唐的是,这些讲师自己都考不上公务员,也考不上编制单位。 教育是一种人工服务,学习是一种治学过程,愿意高价买单的学员越来越少,被热炒的公考培训不是刚性业务,无法与解决就业的职业教育和技能提升相提并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