佰联学校
新闻详情

人间仙境不可多得

发表时间:2023-03-20 13:48


5.png


人间仙境不可多得,古村蜀源非常神奇,黄山南麓地貌酷似四川盆地,源于灵金山中的金带溪纵贯全村,溪水清浅,源远流长,古人迁徙于此,以蜀源定名,蜀源村历属歙邑,由前山、蜀源、板桥山、北山下、铁匠坞、蜀口6个小自然村,1987年撤地建市,隶属徽州区潜口镇。

蜀源民风淳厚,家有男丁必入读,含辛茹苦盼成才,史上经商有方、为官有道、事业有成者为数众多,罗源仅清代官至九品以上者就达128人,蜀源村历史悠久,鲍姓为主,鲍氏先祖晋护军中尉伸公始迁新安。

话说宋建炎年间,祖荣公建营别墅于棠樾,遂以定居,后居仁公葬母于蜀源,移家守墓,以终其身,是为蜀源别祖,其玄孙迁岩镇,故歙邑棠樾、蜀源、岩镇鲍氏三族均以棠樾为祖,厥后复有迁居黄山、贵池、繁昌多派。村中另有詹、黄二姓居住。

黄山南麓的蜀源,山谷名优昙谷,以昙花、桃花居多又称小桃花源,登高远眺,蓝天白云下,山峦迭翠,林木蓊郁,溪水汩汩,农舍掩映,岧峣挽村舍,一辟两峰开,“写影明黛螺,沿沙闲白鹭。

清乾隆年间宰相刘墉曾为蜀源题过寿存堂匾额,清代著名书法篆刻家邓石如所题优昙谷、小桃花源碑刻至今保存完好,蜀源地处偏僻,四周山色葱茏,鸟雀啁啾,远处村落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无街市之暄嚣,有静谧之美感,如同世外桃源。

古村蜀源具有浓郁明清建筑风貌的石板路、小石桥、古民宅、古祠堂、古牌坊大都保存完好,与佳山秀水和谐相融,金带溪上雁塔、登云、德安等六座石桥造型各异、坚固实用,幢幢民宅,雕梁画栋,美轮美奂。

最具代表性的是德本堂和思恕堂,德本堂系明清时期当地一镖师所建,厅堂雕饰华丽,构造别具一格,思恕堂为当地一富商关掉苏州、兰溪四家店面修建而成。其门楼砖雕,雕刻了半个西湖山水。


6.png


人间仙境不可多得,古村蜀源清新自然,线条细腻,山水花鸟、楼阁亭桥、舟车人物栩栩如生,此砖雕为古徽州一老艺人所制,共两块,合成一个完整的西湖全景图,不知另一块如今失落何方。

底蕴深厚的蜀源,名胜古迹保存完好,有赞宪坊、贞寿之门、都天庙、天灯阁、虎栅、别院、观音庙、麓泉、板桥仙迹、菜结树、烈女碑等,最为神奇的是,这些古色古香的遗迹都有独特的传承。

建于明嘉靖年间赞宪坊,在徽州牌坊中风格独特,明嘉靖时,广西田州土酋庐苏王造反,皇帝欲兴兵讨伐,任职广西的鲍镇闻听焦急如焚,认为土酋之乱乃奸徒为害,提出招抚为先的主张经多方斡旋,终使田州安宁,朝廷特立赞宪坊以旌其能,镇公于鸾峰之下读书吟诗,享年89岁。

蜀源水口有两座山,路东为观音山,路西为罗汉山,观音对罗汉,越对越好看,观音山右侧山腰建有一座红墙青瓦、木栅门的观音庙,自山脚至庙,清一色茶园石阶曲折而上,此庙虽于解放初倾圮,但遗址尚存。

庙前四、五株古松盘根曲节,郁郁葱葱,庙内靠着山岩,立一尊岩石雕成的观间菩萨,高丈许,脚踩莲花,一手执仙人拂,一手微弯独伸食指,满面春风,栩栩如生,引来不少善男信女求子祈福,

人间仙境不可多得,蜀源村西有麓山,环岩之下有一巨石,上刻龙麓泉大字,系清人手迹,泉口呈龙眼状,俗称龙眼井,无论冬夏,水温都在摄氏18度上下,村民称之为聪明水,此泉含有多种有益健康的微量元素。

蜀源村口有一座板桥山,山虽不高,仙气却浓,山顶有一巨石,底长2米,宽1.5米,高2米,石顶部有一脚印,长四、五十公分,深2.5厘米,聂真人经过此地,被蜀源景色所迷,惊叹人间竟有如此美妙仙境,飞身石上,细细观赏,直到天钟敲响,才震醒而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