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拉撒睡,是人活着的必要条件发表时间:2022-11-29 20:41 吃喝拉撒睡,是人活着的必要条件,抗疫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民造福,就是护佑每一个人的健康、平安,抓住了这一点,抗疫的步子就不会乱、行动就不会偏。 随着疫情防控时间拉长,不少人的心理承受和忍耐程度倍受考验,如果第一年是恐慌,带着一点窃喜,能在家好好歇会儿;第二年开始迷茫,盼着疫情快点结束;第三年则是有些抱怨,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 为了银子,为了位子,有的地方借防疫之名大搞形式主义,滥用权力、层层加码、为难群众,导致防疫变了样,有的表面上不说封控实则就是在封控,漠视群众利益和民生诉求,随意打断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为了彰显自己的霸道,更是置群众的生命安全于不顾,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甚至打着抗疫的幌子,绞尽脑汁发国难才,一无职二无权的老百姓只能忍气吞声。 1、疫情防控是为了防住病毒,不是为了防住人; 2、从来只有人民至上,没有所谓的防疫至上。 所有的措施,让生活回到正轨,让社会回归正常,而不是盲动蛮干的防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6.36亿,累计死亡病例超660万,最近一天新增确诊病例23万例、死亡病例428例。 今年中国每千人口的医疗床位数6.7张,而2020年,韩国12.65张,日本12.63张,德国7.82张;2020年,中国每10万人ICU床位4.5张,德国28.2张,美国21.6张,法国16.4张,日本13.8张,全球平均10张。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间,全球超额死亡估计达1820万人,超额死亡率为每10万人120.3人;美国超额死亡率每10万人179.3人;中国超额死亡率仅为每10万人0.6人。 如果把疫情比作一条波涛汹涌的河流,为了抵达对岸,有的国家选择赤膊下水、优胜劣汰,默许一些人成为牺牲品;而中国选择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尽可能用一艘大船让所有人获得求生机会。 吃喝拉撒睡,是人活着的必要条件,中国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因时制宜,当病毒最强大的时候,果断关闭通道,全面打响保卫战,在短时间内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 随着本土新增病例数逐步下降至个位数,审时度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随着病毒攻势减弱,境内疫情总体零星散发,我们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采取常态化防控策略,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交出了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亮眼成绩单。 突出科学精准,坚持动态清零,制定实施防控方案,推出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不断迭代防控举措,审时度势明察秋毫,循客观规律而动,在多目标平衡中寻求最优解。 由于认识的问题、能力的问题、方式方法的问题,乃至背后利益的问题,歪嘴和尚念歪经,导致防控政策跑偏了、变形了、走样了,有的地方甚至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悲剧,降低了中央政策的权威性。 中央定下来的动态清零总方针、优化防控二十条措施,一些地方有不同解读,疫情防控在有的人眼里,只是管住自家小池塘,而不是共同管好流动的大河,我负责流动,你负责管理,一地生病,多地吃药。 有的地方要么一封了之,要么一放了之,有的地方以防疫为名,轻视民生经济,轻视百姓生活,更有甚者在政策执行中默许只有新冠是病,其他病无关紧要,有的给防疫层层加码,使出各种损招祸害民众。 针对疫情防控工作中,个别防疫工作人员暴露出能力和作风上的不足,我们既要指出来,督促他们改正,也不能以点概面,认为所有防疫人员都是不好的,甚至认为他们是站在群众的对立面。 吃喝拉撒睡,是人活着的必要条件,每一次决策、每一个举措的出台都是经过审慎研判的,具体到执行这个环节,更要把以人为本的导向立起来,对防疫不力的严肃问责,对那些层层加码要坚决问责。 |